中小学阶段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中小学开展法治教育,其方式和途径直接影响着法治教育的实施效果,因此,法治教育的途径和机制创新至关重要。
1、转变理念 改革法治教育课堂教学模式
一直以来,课堂教学都是法治教育的主阵地。但是,中小学法治教育的主要途径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开展,形式比较单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现实,学生难以产生共鸣;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单一和传统,课堂教学缺少互动,法治教育难以转化为法治意识的提高和法治行为的转变,表现为一种他律教育而非自律教育。因此,要转变法治教育理念,将开展多学科渗透的法治教育课堂教学,改革中小学法治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使教学方式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更加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各科教师要在各自任教的学科课程中挖掘法治教育因素,如语文和历史教师可以通过对文学和历史作品中典型事件和人物形象的分析,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等方面的教育。生物课上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热爱生命、尊重人权的教育;体育课开展遵守规则、崇尚公正的教育。加强多学科协同是使法治教育更为深入进行的有效的途径。
2、抓住关键 法治教育师资要走向专业化
教师队伍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前提和保障,中小学法治教育教师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是当前中小学法治教育过程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在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任课教师几乎都由班主任或者语文、数学老师兼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背景的老师都很少,更不用说法学专业背景出身的老师了。 培养新时期适应中小学教学实际的法治教育师资队伍, 在职前教育阶段要鼓励高校适当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索青少年法治教育方向研究生的培养,地方政府应创造条件吸引法学专业毕业生担任法治教育课教师。职后教育阶段,完善法治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制度,教育行政部门应联合高校为中小学法治教育教师培训提供支持。建立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完善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管理、考核制度,对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进行培训。
3、营造氛围 让校园法治文化扮好“隐性课程”
中小学法治文化是指渗透在中小学生思想和行为方式中的法治意识、法治原则、法治精神、法治行为及其价值追求,是中小学学校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更是一种体现依法治校理念和规范学生言行的精神文化体系。教育学里有一个概念叫“隐性课程”,是指“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校园文化就是一种非常典型的隐性课程。
4、科学构建 家庭、学校、社会协同教育
中小学法治教育单靠学校开展教学活动是难以完成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指出,要加强家庭、学校、社会三种途径的法治教育,拓宽法治教育的途径。因此,要提高法治教育的实效性,就必须在学校、家庭、社会之间建立起法治教育协同网络,整合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法治教育资源。建立以学校教育为主家庭、社会为辅助的中小学法治教育共同体。父母是孩子的任老师,父母在家庭中营造一个良好法治教育氛围,培养子女的规则意识、平等意识,既起到了榜样示范的作用,同时也是巩固学校法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力量。
通过改善法治教育的方法和通过多元化,多渠道的途径开展活动,提升中小学法治教育的实效性。建立中小学法治教育校外实践基地,通过参观、调查、模拟法庭等实践形式,拓宽中小学法治教育的渠道,创新中小学法治教育的途径机制,营造中小学法治教育的外部支持环境,巩固法治教育的实施效果。
搜索微正法育关注青少年 http://www.***